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用户67116723的新书 > 第三十二章郑老板跳楼
    羌笛北上,准备去拜访苏老师。羌笛坐着去南京的船。羌笛在船上碰见了郑老板。这名郑老板与他一样都是做纱线布匹生意的同行。郑老板凭借自己的人脉与能力,创办了生生纱厂,属于民营性企业。

    郑老板这次外出洽谈生意而归来,正好碰见了羌笛。毫无疑问,郑老板对这次外出洽谈生意一事,非常成功。因为超出了他的预料中的结果。他成功地拿到了比去年价格低得多的货物。

    郑老板已经听说了羌笛因贩卖鸦片被投入监牢一事。郑老板倒是十分理解这位生意人同行不得已贩卖鸦片的苦衷。羌笛对此只是苦笑一下而已。

    羌笛跟随郑老板来到生生纱厂。羌笛看到生生纱厂的规模很小。郑老板生产纱线和布匹的只是象征性的几个工作车间。郑老板主要是从事大量收购低价的纱线,然后高价把纱线卖掉。郑老板曾经大量收购羌笛的鑫鑫隆纱厂的纱线。现在由于鑫鑫隆纱厂的纱线质量严重不合格,毛丝现象严重。故不再去鑫鑫隆纱厂收购纱线了。

    郑老板是一个重视家族的人。他的生生纱厂生产经营大权交给他的侄子打理,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郑厂长。他的侄子生产经营生生纱厂的能力不错,唯一的缺点是脾气火爆。生生纱厂的副总即牛总经理,一直对着郑老板的这个侄子心怀不满。牛总经理不是第一次在郑老板的面前说他侄子的坏话了。郑老板存心偏袒他的侄子,明明白白是他的侄子的错,他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着视而不见。

    牛总经理这次极不满意郑老板的侄子胡作非为。牛总经理便来到郑老板面前说了一大堆,全是郑老板的侄子的坏话。郑老板不置可否,只是说一些表面上鼓励之词,说些诸如互相帮助,相互支持,相互理解之类的话,根本不解决实际问题。

    羌笛听了牛总经理与郑厂长的谈话。其实牛总经理与郑厂长根本没有实质性矛盾。只是因为他们能力相当,谁也不服谁。争吵是可以争吵的,只要不伤和气就行。郑老板抓住这一总体原则,故而不置可否。

    可是这一次牛总经理已经选择了另谋高就。故而向郑老板递交了一份辞职报告书。郑老板委婉的拒绝了牛总经理的辞职。

    羌笛看到牛总经理与郑厂长日益争吵的矛盾,并不会危及到生生纱厂。羌笛看到的真正的危机而是郑老板收购的大量的低价纱线。羌笛看到市场上表面上收购纱线的价格在提升,纱线卖出去的价格超过了历史记录。羌笛有一丝忧虑感,凭借他多年经营纱厂的经验,这里面一定充满了危险,可谓是险象环生。羌笛有意提醒一下郑老板。岂料,郑老板被市场上高涨的纱线的价格而冲昏了头脑。郑老板已经丧失了理智,他心底里嘲笑羌笛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的经营战略。郑老板认为自己胆子再大些,不会因为畏首畏尾而坐失良机。郑老板现在才认识到牛总经理与郑厂长是一山不能容二虎。牛总经理近来三番五次递交辞职报告书,郑老板便遂了牛总经理的心愿。牛总经理的职务由羌笛来担任。羌笛是诚心诚意的推脱,无奈是盛情之下无法推脱的,只好勉强担任。

    羌笛来到茶馆里喝茶,在这里,三教九流的人都有。羌笛来此喝茶的目的,是来打探消息的。羌笛从茶馆里打探到的消息,再一次证实了,他对郑老板的大量纱线,充满了危机。羌笛觉得有必要再一次提醒郑老板。可是郑老板对身边的好友泼冷水,表示反感。

    羌笛心情不好。他依旧是在茶馆里喝着下午茶,他回来时,天空已经黑下来了,一弯新月挂在天空上。街市上的灯光在夜风中摇曳。

    突然他看见一人朝这边跑了过来。后面有人追赶,鸣着枪,说着东洋鬼子的话。羌笛不知道这人所犯何事,得罪了东洋鬼子。羌笛知道这人一定是个中国人。他赶紧同此人一起钻入春风楼内。

    春风楼内,许多胭脂水粉的女人围了上来。羌笛拿出了钱赏赐给这些女人们。然后选择一位女人。并把女人带入一间靠窗户的房间内。羌笛让那位女人捧着茶壶为他们斟满满满一杯茶,喝着。

    这位被东洋鬼子追赶的壮士自称是王一刀。王一刀是去找东洋鬼子报仇的。王一刀原是东北人,流落到南方。因为东洋鬼子杀了他的父母亲。他想要报仇。他终于找到了时机,他悄悄地靠近东洋鬼子,并杀掉了东洋鬼子。其它东洋鬼子知道后尾随而追来。

    羌笛也是恨日本人的。羌笛乐意帮助王一刀。羌笛把王一刀换装后带回生生纱厂。王一刀一见到纱线就想起他杀东洋鬼子时,他悄悄地尾随东洋鬼子,听到一位翻译官说了一句,让纱线在下个礼拜前一定会崩盘。王一刀信口开河地说了一句纱线价格将会出现历史上最低的结果。羌笛从一开始就发现纱线销售市场上出现了问题。羌笛只是凭借他多年的经验预测纱线销售上出现了问题。他去茶馆喝茶时,也证实了这一结果。他在茶馆里隐隐约约地知道了,在纱线销售方面,东洋鬼子故意让纱线价格标出最高的价格。他们这样做,其目的是什么,羌笛不清楚。羌笛决定再一次提醒郑老板。郑老板依旧是不相信羌笛的话。羌笛只是期望在纱线销售方面,最坏的结果不会到来。

    羌笛坐在生生纱厂简陋办公室内,郑厂长对他发了一通脾气。羌笛知道,郑厂长这是拿鸡毛当令箭。一件鸡毛蒜皮的事在郑厂长的眼里变成了一件大事情。羌笛有意对郑厂长解释什么。羌笛转念一想,不去解释什么。羌笛明白,为了这件小事情犯不着说清楚。羌笛心想,郑厂长想提高自己的威望,压一下羌笛总经理刚刚上任便烧三把火的火势。其实,羌笛自上任以来,一把火都没有烧。羌笛任总经理,只是十分轻松地完成本职工作,而没有做其它的事情。

    羌笛因为上次在乌巢镇创办小小纱厂时,失火一次。这次失火,让他一生引以为鉴。他觉得王一刀功夫不错,正好承担纱厂的保卫工作。王一刀十分乐意地接受了这一工作。

    羌笛依旧来茶馆喝茶。羌笛觉得这里的流民一天一天增多。这与地处偏僻的太平镇不同,太平镇流民较少,而土匪俱多。而这里流民较多,占山为王匪寇较少,江湖帮派门派较多。

    郑老板来到了生生纱厂,看了一遍,比较满意。他赞扬了羌笛的业绩。郑老板与他的侄子谈了话,要他尊重羌笛,做到和气生财。郑厂长说一定会善待羌笛的。

    郑老板正在吃着饭,这只是一次非正式的午餐。一人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说:“昨天刘老板出价比我们低了三成。今天刘老板出价比我们低了六成。明天不知价格怎样,我们的纱线收购价格比售出价格还高出这许多。”郑老板赶紧到刘老板。刘老板跟一个客户谈话,这个客户出售给刘老板的价格果然是比他售出价格低了六成。

    郑老板突然面对价格暴跌,一下子打他一个措手不及。郑老板发狂地大量收购纱线,借了许多钱。现在纱线价格暴跌,他会亏得血本无归的。他期待纱线价格不会再跌下去,而是停顿下来,有所回升。

    后天继续暴跌,这里的纱线一天一个低价。对郑老板讨债的人排起了长队。郑老板看着堆满仓库的纱线。曾经这纱线价格高昂,如今连擦屁股的纸也比这纱线值钱。

    郑老板的生生纱厂作个低价抵给借贷者。借贷者对生生纱厂根本不入他们法眼。因为生生纱厂规模太小了,在这个纱线根本不值钱的时候,谁还在乎生生纱厂呢。

    郑厂长面对纱线价格暴跌,整个纱厂被迫宣布全面停工。

    郑老板借了许多的钱,如今换来是没有人要的纱线。羌笛终于拜访了苏先生,希望苏先生出面帮助。苏先生说:“这件事情不是属于我的职责范围内。让它自生自灭吧。我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要做。对于这件事,纯粹是商业上的竟争。我们想管,却管不了。诸如此类商业上的事,每天都会发生。所以不必太惊讶,习以为常。”羌笛无奈地告辞。苏先生对于羌笛曾经贩卖鸦片一事,采取相信羌笛是正当生意人的建议,因此,并不指责羌笛贩卖过鸦片。苏先生希望羌笛来政府部门就职。羌笛表示,自己是生意人,不愿意去政府部门任职。

    羌笛又来到了生生纱厂。羌笛见到了郑老板。几天不见,郑老板形容枯槁,面如死灰。十分明显,眼见血本无归的郑老板,接受不了突如其来的打击,郑老板的精神已经出了问题。

    这一天,阳光明媚。郑老板,郑厂长等几位得力助手坐在街市中心的财富大厦内。这里曾经是郑老板最辉煌的时刻,创建下来的财富大厦。此时,外面的人闹哄哄,许多民众,包括那些讨债的大小股东们,他们要往财富大厦里头闯。他们要求郑老板给他们一个交代。有的人要求政府部门来擒拿郑老板去坐牢。警备队的人已经出动。他们随时准备好给郑老板的手脚套上铁锁链。

    郑老板透过窗户,望了一眼街市。这里的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郑老板又把目光投向娇阳,阳光把他的眼睛刺痛。郑老板眼睛一闭,心一横,一口气提了上来,这是不怕死的勇士的一口气,这是英雄好汉的一口气,这不是懦夫的一口气,这是光明磊落的一口气,这是走入昏暗的边际的一口气,这是将死的人呼的一口气,这是一了百了时呼的一口气。郑老板为了这一口气,一跃从窗户上跳出,摔在了街市街道中心,头部流出了一摊鲜血…

    财富大厦不见羌笛的身影。羌笛筹钱去了。羌笛筹钱来应一下急。羌笛来到好利来钱庄借钱。好利来钱庄的钱老板在羌笛的一番真诚良言下答应了羌笛的要求。

    羌笛终于拿到钱了。羌笛回来了。羌笛出现在财富大厦门前。围堵过来的人群并没有散去。羌笛对围堵的人群说:“如果谁不相信郑老板,那么可以上前来拿钱,凭票据为证。”愤怒的人群早已如脱缰绳的马,此时被羌笛的一席话,一下子静了下来。有几个人拿着票据走上前来,这几个拿着的票据,钱数目很大,羌笛付清了这几个人的欠款,他的钱袋便已告急。羌笛说:“今天暂时付清欠款到此为止。明天继续付。大伙先散了吧。”围堵的人群看见羌笛确实一分不差地付清大笔数目的欠款,认为羌笛做事诚实可靠,于是便不约而同地散去。

    郑厂长等几位得力助手面面相觑地看到羌笛走进屋来。他们悲痛地对羌笛说,郑老板跳楼自杀了。

    羌笛朝窗户外面望去:此时的郑老板,还躺在街市街道中心。羌笛一下子流出了一滴眼泪…

    郑老板就这样亡故了。俗话说,人死债亡。讨债的人听到郑老板的死讯,便不再来围堵了。财富大厦还是被出卖掉了。

    此时生生纱厂安静多了。没有谁会来生生纱厂了。此时生生纱厂的生产经营大权全部交由郑厂长了。郑厂长此时出公告愿意把生生纱厂与库存纱线,按当时市场低价出卖。羌笛对郑厂长说:“你无权出卖生生纱厂以及大量纱线。”郑厂长拿着生产经营文书,说:“这是我叔叔的生生纱厂全权交给他侄儿打理的证明书。”羌笛说:“你愿意出价,我愿意买。”羌笛说到做到,将郑老板的生生纱厂卖了过来。郑厂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0975/74456340.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0975/74456340.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