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西风峥嵘 > 第 13 章
    经过六天六夜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从南疆到达了乌鲁木齐。进城的时候,天色已经擦黑。此时已是初冬,乌鲁木齐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我们住进一个部队招待所,这是部队为转业人员提供的最后一次帮助。我们住的房间其实更像是一个大食堂,里面已经住了不少人,看起来都是等待安置或中转的退伍军人和家属。他们各个疲惫不堪,身心交瘁,面露焦虑。在大厅的地板上若干个大垫子扔在那里铺成一排,组成了一个大地铺。看到大地铺,我倒是很惬意,因为可以与其他孩子们在上面摸爬滚打、嬉戏玩闹,好不快活。大人们进进出出,个个面色凝重。大家在这里相聚,真是有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觉。

    白天,父亲马不停蹄的出去联系接收单位。最后,他被安置在一家处于草创期的企业。

    父亲办好手续后,姐夫就驱车送我们到了厂里。临别之时,我真是依依不舍,因为我太喜欢汽车和姐夫的和蔼可亲。当想到不知道何时再能看到姐夫的那辆大卡车,再在那个驾驶楼里尽情的玩耍时,我的鼻子一酸,眼泪就模糊了我的双眼。大人们面色凝重,互道珍重,挥手告别。看着姐夫驾驶的汽车消失在视野之外,我意识到可爱的南疆从此也将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一种五味杂陈的惆怅,拥塞了我的心灵。

    这个草创时期的企业位于乌鲁木齐市的郊区。这里比较荒芜,厂矿单位不多,人烟稀少。

    乌鲁木齐是新疆第一大城市,对我来讲并不陌生,因为去年的夏天我来过这里探亲。这是我第二次来乌鲁木齐,但是这次性质不一样,我们不是来玩的,而是举家迁徙到了这里,要这里安家落户。

    从乌鲁木齐市区到我们厂里,需要在医学院中转站乘公共汽车后再走几公里才能到达。医学院的教学楼宏伟气派,那些斯拉夫式建筑风格的苏联式建筑,可谓是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医学院公共汽车站附近还有一个百米高的大土包,号称鲤鱼山。这座山成了我在乌鲁木齐短暂岁月里最向往的地方,因为看到了它就意味着进城了,意味着有新奇的东西在等着我去猎奇。

    通向我们厂的这条公路的东侧近处是一些黄土沟壑,远处就是绵绵千里的天山山脉,其中博格达峰上白雪覆盖的山顶清晰可见。这条公路的周围是一望无际戈壁沙滩,到处是石子、砂子和石头坑,以及那种圆圆的鹅卵石。这里以前肯定是个干枯的河床,据说仍然可能有百年一遇洪水过来。在这片戈壁沙滩的远处,零星散布着几座建筑物,那就这我们厂的生产和生活设施。

    我们厂的全部家当中有一个两层平顶砖楼,这就是宿舍楼。它孤零零的立在那里,显得有些形影相吊。我对楼房总是很感兴趣,因为在南疆很少看到这样的宿舍楼房。这个宿舍楼房的后面盖了一排土坯平房,是两居室的,分给孩子多的职工居住。

    职工宿舍楼前面几百米处有个砖瓦结构的尖顶工房,其内部分成3个车间。在宿舍楼的北侧几百米处,还有些土坯平房用作食堂和办公室等。

    厂子的东侧不远处是个化工厂,这个厂的布局是前厂后院,即生产厂区在前面,后面紧接着就是家属区。这个工厂不大,但是五脏俱全,有不少塔、罐、管线等设备。这个厂子有一个很高的铁制烟囱,每天定时向空中排放废气。排放时汽笛声大作,噪声震天,传遍四方。同时臭气熏天,铺天盖地,令人作呕。化工厂的职工加家属可能有千把人,他们的各种生活设施也齐全些。令我倍感新奇的是他们的那个洗澡堂。这个澡堂是锅炉房的附属物,水量充沛,有冷暖水管,水温可以调节。进入澡堂,水声四溢。云雾缭绕中,但见老少爷们赤身裸体,叮哩当啷,云游期间。嬉笑怒骂,闲言碎语,不绝于耳。在南疆的时候,只能在家里用那种马蹄铁皮砸的大洗衣盆洗澡,需要自己烧水,再兑上凉水,因此既不方便,更不舒服。而在化工厂的澡堂洗澡,就爽快多了。

    这里最令我高兴的东西是在宿舍楼的南侧几百米处有一条铁路,铁路的路基有好几米高。偶尔,会见到大蒸汽机车拉着几节黑色的车皮通过。在这条铁路的不远处还有一条小火车铁路线,有时可以看到一个小蒸汽机车“突突突”地轰鸣着,烟筒里冒着黑,烟拉着几节小车厢从上面驶过。现在可以一出家门就近距离地亲眼看见火车,真是令我喜出望外,我的兴奋之情是溢于言表。

    刚来到这里时,我们住进宿舍楼二层的一个二居室里。从一楼上到二楼来,要爬一个直上直下的水泥楼梯。这个楼梯没有任何扶手,因此上下时让人感到有走栈道的感觉。这间房子内部的墙壁斑驳,里外间的隔墙中间砌了一个土坯火墙,炉子安在外间。房间双层玻璃窗户很大,光线充足。

    由于在这附近没有银行,父母需要到乌鲁木齐市人民银行办理财务事宜。这个银行门前有四根大石柱,看上去很威猛,令我惊叹不已。据说这个大楼有些来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那时的新疆省银行就定址于这个地方,1939年新疆省银行改组为新疆商业银行,毛泽民出任第—届理事长。1943年至1945年间,新疆商业银行在此处建成了这座斯拉夫风格的建筑,“大银行”的美名不胫而走。1950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新疆省分行迁址于此。1949年12月18日,王震、张治中、包尔汉等曾在此阅兵,更使这座建筑彪炳于新疆革命史册。

    父亲在这里做了工人。做工人首先要掌握一定的技能,这对父亲来说是个挑战。

    父亲的工作安排好了之后,就开始落实母亲的工作。母亲决心要改行,所以为了办成这件事情,父母没少跑有关政府部门。政府大楼就在红山脚下,它是一座半圆形的、面西北而立的四层大楼,乌鲁木齐的地标红山就站立在它的北面,山顶的宝塔巍巍矗立,山下的和平渠哗哗地流淌着浑浊的渠水。他们办事有时也带着我。此时乌鲁木齐已是天寒地冻,即便戴着大皮帽,穿着大棉衣,依然冻得我瑟瑟发抖,四肢冰凉,毫无知觉。最后,事情总算办成,母亲如愿以偿。看得出来,母亲是冲动型脾气。这个职业的改变,实际上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人生总是变化无常。随着父母事业和工作单位的这种变动,我也跟着他们承受到这样的变动。北疆的生活环境与我们以前熟悉的南疆环境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是天时地利方面。南疆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燥缺水,冬天不是很冷,但是夏天很热,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滩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0996/72015599.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0996/72015599.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