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这个书生有点凶 > 第五百移一十章 奏报(一)
    这倒是勾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心。

    就连那拓跋浩存,也立刻派人前去打听,而他本人则是带着其他手下,慢悠悠的准备出城。

    虽说之前那拓跋浩存跟杜和安闹了些不愉快,不过,大梁还是让鸿胪寺的官员为这一行人送行。

    不过,看那鸿胪寺官员的意思,看起来并不止是要送行的意思,更像是在赶他们走。

    这时候的拓跋浩存倒也懒得计较,便直接出城了。

    一方面,他急着想要知道西夏国内的情况,可是他也知道,在不清楚如今局势的情况下,自己贸然回西夏,反倒是会有危险,所以,他也只能放缓脚步,一方面可以派人先行一步打探消息,另一方面也能等李纯的消息。

    而另一方面,他又想知道大梁朝廷派出这些侍卫究竟是想要做什么。

    根据手下打探回来的消息所说,那杜和安在从吴王府离开之后,并没有回枢密院,而是直接进了宫,之后才回了枢密院。

    显然,这二十个大内侍卫这次出京,是跟杜和安去找李文栋有关。

    毕竟,若是有要事,这杜和安也只会向李文栋禀报,而杜和安刚刚在吴王府跟李文栋见了面,这次进宫自然不是找李文栋,而是为了其他事情,比如安排这些大内侍卫去做什么事!

    只是他们毕竟是在大梁,想要有所行动还是受到了很大的约束。

    而且,拓跋浩存之前已经见识过了大内侍卫的身手。

    这些大内侍卫不光武功高强,而且座下都是快马,就算他想要派人跟上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更何况,在他们一离开京城,朝廷就派了一队官兵保护,拓跋浩存也根本没有机会派出手下。

    因此,这个时候对于拓跋浩存来说,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就这么一晃,就到了大梁的元宵节了。

    这也是大梁年节后的第一个节日。

    对于大梁的百姓来说,这元宵也意味着一家的团团圆圆,同时,也代表着那些回家过年节的百姓,又要准备外出奔波了。

    而大梁朝廷也在今日正式复朝,这也是大梁年节后的第一次早朝。

    不过,每年这年节后的第一次早朝,大臣们几乎都不会谈论国事,只会聊一些年节期间有趣的见闻。

    而且,就算是在退朝之后,这些官员也不会立刻回衙门办公。

    他们要么是找个茶楼寒暄,要么是带着手下的大小官员将衙门清扫一遍。

    虽说在这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各个衙门都安排了值堂的官员,但那些桌椅板凳毕竟多少还是会有些浮尘。

    这也是想要讨个口彩,想在新的一年清清白白、干干净净。

    而在今日的早朝上,各国使臣一般也都会上殿面君。

    除了恭贺大梁新的一年顺利之外,这也是他们请辞的时间。

    他们离开自己的国家也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了,也是回去的时候了。

    虽说这元宵节也十分热闹,但相比年节还是要逊色不少。

    那些外邦使臣也有同样的感觉。

    毕竟之前可是北周、西夏、倭国和高丽四国的使臣都在。

    可如今,北周和西夏的使臣已经先后离开。

    倭国使臣又一直处于大梁朝廷的“保护”之中,尽管今日来有所缓和,但这些倭国人还是远不及其他国家的使臣那

    般自由。

    至于高丽使臣就更加让人费解了。

    自从年节前一日晚上,在宫门不远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之后,他们至今都没有见过李桂成的面,他们各自派去打探消息的人,也都无功而返。

    且不说他们都没见到顺天府尹唐大年的面,就连高丽官驿他们都没有机会靠近。

    相比之下,这高丽官驿的防备,似乎比倭国官驿还要严一些。

    最终,他们只能放弃了继续打探的念头。

    毕竟,若是被大梁朝廷盯上,总归是有些难堪。

    所以,今日其他国家的使臣,除了恭贺大梁和请辞之外,还想看看那李桂成会不会露面。

    而让他们觉得奇怪的是,今日这早朝,陈安晏竟然没有露面。

    其实,这陈安晏只不过是一个九品官,按照常理来说,他根本就没有上朝议政的资格。

    只不过,因为李彧和李文栋的特别“关照”,如今他没有来上朝,他们反倒是觉得有些奇怪了。

    不过,陈安晏毕竟不是这朝堂的主角,所以,很快这些朝臣便谈论起了其他事情。

    而这个时候,也有人想要趁着这个机会,谈一谈李文栋的口风,问及李桂成之事。

    然而李文栋却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用不了多久便能见分晓。

    随着李彧对着这些大臣诫勉了几句之后,这年节后的第一次早朝便算是接近了尾声。

    而李文栋看了看时辰后,便对着一旁的高公公说道:“传外邦使臣吧!”

    随着高公公一声“外邦使臣觐见!”

    所有人都朝着大殿门口看去。

    过了大概不到半盏茶的功夫,以藤真一郎为首的这些使臣终于来到了大殿上。

    而大梁的大臣因为礼数的关系,将中间的位置都让给了这些使臣。

    在三呼万岁之后,这些使臣先是歌颂了大梁的丰功伟绩,会跟大梁永世交好。

    最后他们也表示,他们来到大梁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是时候回国了,因此正式向大梁请辞。

    这次倒是没人故意为难李彧,而李文栋也代表大梁,向这些使臣以及他们的国家赠送了礼物。

    不过,这时候却又有人提及了李桂成。

    这次不是大梁的朝臣,而是藤真一郎。

    按照这藤真一郎的说法,他们倭国这次来大梁,是经由了高丽。

    而在高丽的时候,他们曾告诉高丽太子李胜贤,他们在离开大梁的时候,还是会经过高丽。

    不过,在他的再三思量之后,藤真一郎决定,返回倭国的时候,不再经由高丽,而是直接回倭国。

    到他们这次返回倭国,并不打算经过高丽,而是准备直接回倭国,所以想托李桂成将此事告诉李胜贤。

    其实,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藤真一郎口中的经不经过高丽只不过是一个幌子,他的真实目的,是想要知道李桂成的情况,或者最起码也要知道高丽其他人的情况。

    这倭国跟北周和西夏不同。

    对于北周和西夏来说,这高丽的国力根本不值一提。

    高丽唯一的作用就是抱紧倭国的大腿,一起来牵制大梁。

    所以,就算是知道了李桂成出事了,对于北周和西夏的使臣来说,最多也就只是有些好奇而已。

    但是倭国不同。

    不管这倭

    国如何瞧不上高丽,但如今对于倭国来说,高丽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所以,藤真一郎自然十分关心李桂成的情况。

    这时候,大梁的那些大臣也都看向了李文栋,他们知道,这一次李文栋恐怕不便像敷衍他们这般来敷衍藤真一郎了。

    只是他没想到,这李文栋先是淡淡一笑,随后对着那藤真一郎说道:“三皇子在那日宫宴之后,受到了一些惊扰,所以还要再休养数日,藤真大人若是要知会高丽太子,恐怕要另外派人跑一趟了!”

&n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8051/248948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8051/248948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