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这个书生有点凶 > 第七百八十七章 关系
    陈安晏着实有些想不明白。

    蔡诚章见他如此,想了想,又接着说道:“陈大人也知道,本官手下也不过一千亲兵,他们的身手远远不及大内侍卫,所以……”

    陈安晏听了连忙说道:“蔡大人言重了,此事也不能怪蔡大人,等下官回京之后,一定会将此事禀明王爷,想必王爷会理解大人的难处!”

    听到陈安晏这么说,蔡诚章也立刻点了点头,说道:“如此就有劳陈大人了!”

    其实,陈安晏这时候也意识到了,这蔡诚章之所以数次派人追查此事,主要还是担心朝廷怪罪。

    他也知道,若是耽搁的时间太长,恐怕就再也找不到那些刺客的踪迹了。

    如今既然发现了那个山洞,对于蔡诚章来说,至少已经有了一个可以交代的结果了。

    若是再有陈安晏的“解释”,想必朝廷也不会有什么惩处。

    毕竟,所有人都很清楚倭国忍者的厉害。

    尽管朝廷曾经严令禁止倭国在不经过大梁同意的情况下,派忍者潜伏在大梁,但是他们也知道,倭国自然不会那么顺从,必定还是会在暗地里派忍者在大梁刺探情报。

    因此,别说是江苏了,就连京城一带都有倭国忍者潜伏。

    所以,按照蔡诚章的猜测,朝廷这次应该只是会略有薄惩而已。

    不过,对于陈安晏来说,却觉得这里的情况好像越来越复杂了。

    当初皇上在随赵公公来江南的时候,这里同时潜伏着几个势力的人。

    其中一个势力是想要置李彧于死地,最终赵公公为了救李彧,不幸被杀!

    在这些人之中,李彧曾经提过一个名字——蛟山五龙!

    根据陈安晏请万通镖局打探到的消息,这蛟山五龙成名是在二十年前。

    虽说是五龙,但实际上还有着几十个手下。

    其实,这些人的陆上功夫在江湖上只能算三流,但他们水性极佳,因此,若是在水里的话,就算是跟一流高手过招,也有不小的胜算。

    而他们真正让他们名声大噪的,是在十几年前。

    那年因为江西大旱,朝廷拨了三十万两银子赈灾。

    按照当时押运的路线,这些银子出了国库之后便通过京杭运河运到杭州之后,再转运江西。

    这些银子不是小数目,而且关乎江西数万百姓的性命,所以朝廷也不敢大意,分别是在船上跟两岸都安排了侍卫和禁军。

    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等船到杭州,准备将赈银搬下来的时候,却发现银子都不见了!

    后来,官府通过仔细检查发现,盗银之人应该是从水下摸到了船上,再偷偷将银子沉入水里,通过这样的“水路”将银子盗走了。

    所有人都没想到,这蛟山五龙竟然还有这么一手。

    朝廷得知此事,自然大为震怒,立刻派重兵围剿。

    有人说蛟山五龙全都被杀了,他们的山寨也被烧得一干二净,朝廷的官兵还在那里找到了一部分被盗走的银子。

    不过,也有人说他们从水下逃走了,靠着十多万两银子隐姓埋名。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他们对付赵公公和李彧之前,这蛟山五龙再也没有在江湖上出现过。

    陈安晏也曾经怀疑,那些想要对付皇上的人,会不会是有人在暗中请了江湖中人。

    既然这蛟山五龙曾经是江湖中人,说不定其他的蒙面人也都是江湖中人。

    而另外一个势力则是在危急关头,替赵公公他们拦下了那些杀手。

    可是,让陈安晏不解的是,这些人在救下皇上之后,直到现在都不曾露过面。

    照理来说,救下皇上可是天大的功劳,别说是各种赏赐,就是封爵都不在话下。

    可是,这些人在救下皇上之后,却又好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

    另外,之前在苏州还有一伙黑衣人,专门在夜间偷盗儿童,虽说大部分孩子已经找到了,但他们究竟是受了何人指派,到现在还没有查清楚。

    除了这三方势力之外,还有北周的暗器,西夏的迷药,如今又多了一个倭国忍者的踪迹。

    陈安晏想到此处,也不禁有些头疼。

    就在陈安晏想着,这些人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的时候,那蔡诚章却突然稍稍凑近了一些说到:“听说你将侯阁老的独子抓起来了?”

    蔡诚章指的自然是侯玉成。

    陈安晏知道,若是将这侯玉成继续留在杭州,必然会继续为祸百姓。

    尽管自己用了一些手段,将侯勋杰留给侯玉成的那把戒尺偷了去,可陈安晏也知道,不论是范怀信还是何文轩,都拿这侯玉成没有办法。

    所以自己干脆将这侯玉成带去京城,想请李文栋做主。

    而在这时候听到蔡诚章提及此事,陈安晏下意识的担心蔡诚章会不会是想要让自己放了侯玉成。

    毕竟按照何文轩的说法,当年那侯勋杰在朝中也颇有地位,说不定跟蔡诚章也是相识。

    而就在陈安晏犹豫着该怎么答话的时候,蔡诚章似乎看出了陈安晏的心思,又接着说道:“陈大人放心,本官跟那位侯阁老不熟!”

    听到蔡诚章这么说,陈安晏也点了点头。

    在他看来,既然蔡诚章都这么说了,想来也不是想要劝自己手下留情。

    这时候,蔡诚章又轻咳了两声,接着说道:“虽说本官一直都在两江,但那位小侯……后阁老之子在杭州胡作非为,本官多少也有耳闻,所以陈大人抓了他,也算是大快人心!”

    在听到蔡诚章这么说,陈安晏却是有些意外。

    不过,很快他也意识到,蔡诚章会有这样的反应,也在情理之中。

    苏杭两地本就相隔不远,这侯家跟柳世安可不一样。

    当年柳世安在告老之后在杭州定居,素来低调行事。

    不光是他本人,就连他家里的家人,柳世安都严加约束。

    但侯家不同,在侯勋杰告老还乡之后,也许是因为伴君半生,一直都如履薄冰,告老之后却是放松了许多。

    因此,不论是对侯玉成还是对府里的下人,只要不是太过出格,他便不会去管教。

    所以,侯勋杰在世的时候情况还好一些,等到侯勋杰过世之后,侯玉成便立刻恶名远扬了。

    所以,蔡诚章会知道此人一点都不奇怪。

    随后,蔡诚章倒是又提到了一件事,却是跟绸缎买卖有关。

    苏州的苏绣天下闻名,因此,每年大梁各地的绸缎商都会来苏州采办这里的绸缎。

    杭州自然也是如此。

    因此,自从侯玉成开始做绸缎买卖,他每年也都会从苏州采办不少绸缎。

    特别是后来,在他要求杭州所有的绸缎商都必须从自己那里进货之后,侯玉成每年从苏州采办的绸缎,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侯玉成便开始想着压价。

    而这自然也引起了苏州那个绸缎商的不满。

    苏州的绸缎商跟其他地方的绸缎商不一样,就拿瑞庆祥来说,他们所贩卖的绸缎,都是自己养蚕,抽丝剥茧之后成为了一条条的蚕丝,然后再做成丝绸和绸缎。

    在他们看来,因为这侯玉成每年采办的数目很大,所以他们的价格已经很低了,若是再继续被压价,那他们能赚到的银子又得减少许多。

    其实,对于他们来说,也想过不做侯玉成的买卖。

    可是侯玉成已经放下话来,在整个杭州,除了他之外不会有人敢私自来采办绸缎。

    而让苏州的这些绸缎商最为不满的,也正是这个原因。

    其实,对于苏州的这些绸缎商来说,他们除了制作丝绸和绣品之外,自己也会开绸缎庄。

    他们在苏州的绸缎庄是总店,其他地方的则是分号。

    就拿瑞庆祥来说,在大梁,瑞庆祥已经有十多家分号了。

    只不过,除了京城的那家分号用的是瑞庆祥的招牌,其他地方的分号,大多用的是其他的招牌。

    而他们之所以会这么做,也是情非得已。

    毕竟,各地的绸缎商每年都会从他们这里采办不少绸缎,他们也不好光明正大的去抢别人的买卖。

    为了避免尴尬,他们就用了别的招牌。

    其实,按照瑞庆祥那位东家的想法,他们是想要跟万通镖局一样,在大梁的每一个省都开一家分号。

    而瑞庆祥的第一家分号,正是京城的那家分号。

    他们之所以没有换别的名号,是因为他们觉得京城毕竟是大梁的都城,能住在这里的几乎都是非富即贵。

    因此,对于这样一个能打响自己名号的机会,瑞庆祥自然不愿错过。

    很快,凭借着出色的手艺以及想对来说更加适宜的价格,瑞庆祥的绸缎很快便在京城有了一席之地。

    而随着之后数年的经营,如今在京城里,瑞庆祥的绸缎在京城也可以说是数一数二了。

    在尝到了这样的甜头之后,瑞庆祥便准备开始在大梁的其他省份开始筹备开分号。

    一开始,他们选的都是那些没有绸缎商前来采办绸缎的省份,在那些地方,他们大可以用自己的招牌。

    接着在剩下的那些省份之中,他们换了招牌之后继续开分号。

    尽管相比京城的分号来说,这其他分号的生意远远不及,但还是要比当地其他绸缎庄的要好许多。

    其实,在他们开这些分号的时候,瑞庆祥也曾遇到过不少阻力。

    有地痞流氓前来捣乱的,有其他绸缎庄派人过来破坏的。

    不过,瑞庆祥做了这么多年的买卖,自然也有他们的手段。

    所以,尽管有一些阻力,但每次瑞庆祥都是很快就解决了。

    再加上,如今不管是多远的分号,有万通镖局替他们押送,对于他们来说安全无虞。

    所以,总的来说,在这些年里,瑞庆祥开设分号还算顺利。

    不过,在这些年里,还是有个省份一直让瑞庆祥难以应付。

    这个省份便是浙江。

    在十几年前,瑞庆祥开始准备在浙江开设分号。

    杭州乃是浙江的省城,也是整个浙江最为富饶的地方。

    所以,瑞庆祥想在浙江开设分号,自然首选杭州。

    于是,瑞庆祥的东家便派人带了一些绸缎前去杭州,准备先去探探路。

    可是,瑞庆祥的人刚刚进城不久,侯玉成的人便直接找上了他们,警告他们不许私自在杭州做绸缎买卖。

    在得知他们是瑞庆祥的人之后,侯玉成的手下直接把他们带去见侯玉成。

    侯玉成得知后,也十分不悦。

    他让这两个瑞庆祥的伙计传话回来,就算是瑞庆祥想来杭州做绸缎买卖,也必须从自己这里进货,否则的话,后果自负。

    随后,他还提到了一件事,说是之前有个绸缎庄不从自己这里进货,被他得知后,他便将那个绸缎庄一把火烧了。

    听说这侯玉成这般霸道,瑞庆祥的东家也有些发愁。

    他们也曾派人去杭州的官府,想请官府出面,允许他们在杭州做绸缎买卖。

    可是杭州的官员却告诉他们,只要不是违反大梁律法的买卖,在杭州都能做。

    但是有的买卖做了之后后果如何,他们也没有办法!

    而若是从侯玉成的手里进货,再去售卖,那对于瑞庆祥来说,就没有优势了,而且这么做的话,他们根本赚不到什么银子。

    其实,他们也曾想过假意答应,定期在侯玉成那里买一些绸缎。

    同时,他们也定期从苏州运绸缎去杭州售卖。

    如此一来,虽然会少赚一些,但总是要比全都在侯玉成那里进货好的多。

    可是很快他们便发现此举行不通。

    因为他们发现,侯玉成在城门口安插了眼线,只要有人带着绸缎进城,恐怕还没送到绸缎庄,侯玉成便已经知道了。

    而且,侯玉成每个月都会派人查账,若是数目对不上,便要罚银。

    无奈之下,他们也只好暂时作罢。

    其实,瑞庆祥也曾经想过请江苏的官员出面,看看能否帮忙解决此事。

    瑞庆祥在苏州经营多年,在衙门里倒是也认识一些能说得上话的人。

    可是他们的每一次请求都像是石沉大海。

    不过,这瑞庆祥倒是也有些固执,他们几乎每年都会派人去衙门提及此事,所以,尽管蔡诚章是后来才到了两江上任,但他也知晓此事。

    原本他倒是也想着替瑞庆祥解决此事,可是在跟浙江的官员通了几封书信之后,蔡诚章也总算知道了这侯玉成的为人。

    在这之前,他倒是也听说过侯勋杰的名声,但是两人并没有多少交集。

    再加上侯勋杰已死,侯玉成的手里有那把戒尺在,蔡诚章觉得,就算是自己在浙江为官,也未必敢真的去动那侯玉成。

    于是,他只能告诉瑞庆祥的东家,此事就连浙江的官员都拿侯玉成没办法,他这个两江的官员自然更加束手无策了。

    而蔡诚章之所以愿意出手相助,是因为瑞庆祥的这个东家曾经答应,若是蔡诚章能帮这个忙,他事后必有重谢。

    而且,他还曾经暗示,这份谢礼价值在十万两银子以上。

    不过,尽管蔡诚章最终没能办成此事,后来瑞庆祥还是送来了一份谢礼。

    只不过,这份谢礼跟十万两银子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也正因为此事,蔡诚章这些年一直对那侯玉成耿耿于怀。

    不过,在他提及此事的时候,自然不会将那谢礼之事说出来。

    而在想到当初那位瑞庆祥的东家在给自己这样的承诺时,蔡诚章突然露出了一丝颇有深意的笑意,说道:“陈大人这次将他抓了起来,想来苏州的那些绸缎商应该有所表示!”

    听到蔡诚章这么说,陈安晏先是一愣。

    很快他便猜到了蔡诚章的意思,不过,他并没有说话,而是跟蔡诚章一样笑了起来。

    其实,的确就如蔡诚章所说,那些绸缎商的确给他准备了厚礼。

    昨晚在陈安晏回屋休息的时候,却是发现了一张纸条,以及十五万两银票,想来是那徐镖头偷偷送进来的。

    按照那纸条上所写,这些银票乃是瑞庆祥以及苏州其他绸缎商一同赠送的,为的就是感谢陈安晏替他们清除了侯玉成这个障碍。

    若是被其他人知道,陈安晏这么抓一个人,就能得到十五万两银子,恐怕会惊掉大牙。

    要知道,就算是在江南这样的富裕之地,一户百姓每年总共的收入也就二三十两。

    他们得不吃不喝花数千年才能攒下十五万两,更不要说,在一些穷苦之地,一户百姓一年也就赚个三五两银子而已。

    但是,陈安晏却是知道,今日他们花了十五万两,但是日后他们能赚到的,绝对远远超过这十五万两。

    且先不说在侯玉成被抓之后,他们自己在可以杭州开分号,只要杭州的那些绸缎商,不必再继续从侯玉成那里进货,他们必然会来苏州进货。

    因为之前的几次压价,侯玉成在这里采办绸缎的价格已经很低了,如今其他绸缎商前来采办,苏州的绸缎商便能用“正常”的价格售卖,光是这一点,他们每年就能多赚不少银子。

    所以,对于苏州的这些绸缎商来说,十五万两银子根本不算什么。

    其实,以蔡诚章的城府,原本是不会失言突然这么说话的,也不知道是因为对那侯玉成的执念太深,还是对那十万两的谢礼执念太深,蔡诚章却是脱口而出说了那番话。

    事实上,他话已出口,便已经意识到不对了。

    蔡诚章原本还想着陈安晏年纪小,未必能意识到什么。

    可是在见到陈安晏的神情后,他知道陈安晏已经猜到了,因此,这时候的蔡诚章也有些尴尬。

    不过,还没等到陈安晏说话,一旁的李琳却是抢先说道:“哪有什么表示?昨日回到苏州之后,我们很早就休息了!”

    只见她一边说着,又指了指马飞,接着说道:“马侍卫一直守着我们,他应该知道!”

    陈安晏在听了李琳的话之后,却是小脸一红,不由得轻咳了两声。

    这时候,李琳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刚才所言,有些不妥,连忙说道:“是分开休息,分开休息!”

    说完之后,她的小脸也变得红扑扑的!

  &n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8051/3304651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8051/3304651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