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李景行的科举之路 > 第95章 禹州府
    坐了一个多月的船,四人总算是看到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

    几人迫不及待的走到船头,老远就看到了,在码头上站着的秦老一行人。

    看着端着高人风范的秦老,几人才不管什么矜持呢!

    一个两个不停的朝那边大声呼喊老师,手也在不停挥舞。

    此刻在码头上秦老,看着一群一点都不稳重的弟子,没好气的开口。

    “这群臭小子,都这么大的人了,还是这样跳脱。”

    嘴上虽然在斥责,但看得出秦老的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旁边的陈林那是不敢吐槽自家老爷,明明最近每天都要来码头看看有没有船只靠岸。

    现在人都在眼前了,还矜持起来了,搞得那个每天念叨几人还不到的人不是他一样。

    等船只一靠岸,四人就赶紧往岸边走,当四人快步小跑走到秦老门前。

    四人就是齐齐行了一礼,还不等秦老开口,几人就七嘴八舌起来。

    “老师,你怎么黑了那么多。”

    李绍轩的刚说完,就听到李景行开口了,“老师是不是没有照顾好自己,怎么身形都清瘦了些许。”

    四人七嘴八舌的问了一大堆,让本来想开口斥责几人的话都开不了口。

    当初四人前去码头边等他,今日他也站在码头边等待他们。

    这种期盼的开心,从收到他们说要来的信件那天起,就一直不散。

    李景行几人看着眼前虽然黑瘦了不少的老师,但明显能看出来,老师的精神气很好,一看就特别充实。

    秦老带着他们先去自己住的府邸落脚,沿路走去,几人都在不停的打量这座县城。

    虽没有其他县城那样繁华,但也也不算破败,毕竟这是灾后重建的第三个年头。

    老百姓的脸上带着对未来充满希冀的精神头,看来地方官,对百姓们很不错。

    几人来到老师的住所,看来老师的待遇很不错,宅子很大很宽敞。

    等几人把风尘洗去,换好衣裳,又是精神抖擞的一派少年郎。

    四人来到老师的书房,一个两个乖乖巧巧的坐在下首。

    等秦老一一考校过他们后,心下满意。“不错,你们这几年进步很大,看来去京城你们的收获都很不错。”

    “只是这理论知识都掌握了,不如明日就随我去下面体验体验民生吧!”

    李景行他们这次来的主要目的,第一就是来探望秦老,第二则是让秦老带他们去体验民情,为以后打好基础,只有经历过,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更加言之有物。

    等从秦老的书房出来,李景行跟几人交代,让他们今晚早点睡下,明日可有的忙。

    几人那肯定是听进去了,李景行他们一早就准时起来了。

    四人的默契那是不必多说,一身干练打扮,手上拿着李景行给他们做的炭笔。方便他们记录笔记。

    当秦老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四人,满意的点点头,“不错,不愧是老夫的得意弟子,就是聪慧。”

    等秦老带着他们往乡镇下走去,一路跟他们说着一些乡土人情。

    几人边听边记,还不忘给给秦老端茶倒数,把秦老伺候的舒舒服服的。

    他们坐着马车大概一个多时辰,就到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

    一下车他们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因为处于沿河地区,水田宛如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河水悠悠流淌,滋润着这片肥沃的土地。成片的水田沿着河岸延伸,宛如镶嵌在大地上的碧绿宝石。

    水田中,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天空的湛蓝和周围山峦的起伏。田地里,农民们辛勤劳作,有的在犁地,有的在给稻苗除草,有的在修缮排水渠,一片繁忙的景象。

    纵横交错的灌溉渠道,犹如血管一般,将河水引入水田,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充分的滋润。田埂上,绿草如茵,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为这片田园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浪漫。

    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屋顶的烟囱中冒出袅袅炊烟。在这片宁静的水田之间,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

    这便是古代沿河地区的水田,它既是人们生存的根基,也是大自然的馈赠,蕴含着无尽的生机与希望。

    哪怕才在前几年遭遇过毁灭性的灾难,可是人类和大自然一样都在焕发出他们的生机。

    看着眼前的一幕,几人不知为何,只感觉双眼发热。

    沿路的百姓看到秦老都很热情的打着招呼,那个在田里拔草的老伯,哪怕是脸上沾满泥点,也挡不住他那灿烂的笑容。

    “行儿,你看,这就是你的《治水论》改变的景象。两年前他们看着自己满目疮痍的家园土地,脸上满是麻木绝望。”

    “可你看看,现在的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对朝廷对国家都满是爱戴,这就是国家爱护谁,老百姓们就拥戴谁。”

    几人听着老师的讲解,看着眼前的景象,他们都再次坚定了自己读书科举的意义。

    秦老是真心感叹,这些人失去家园天地后那种绝望挣扎,真是让人不忍,这也是他想留在这里的原因。

    李景行也从这里看到了他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景象,之前的方法都是根据前人的经验书写出来的。

    可是现在,这里忙碌的景象,和很多他没写出来的观点和巧思都被古人自己摸索出来了。

    什么古人现代人,他们所拥有的很多知识,也不是前人一点点累积下来的吗?

    这时,一个一身短打的农民汉子带着一群人,走了过来。

    “拜见秦老,俺们田里自从被大水淹过后,这稻田里的虫子实在太多了,每天一天到晚都泡在田里捉虫,也是不见虫子有少。”

    看着这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望向秦老的目光就像看到了救命稻草。

    秦老知道眼前这个汉子的为难,其实他跟知州大人都在寻找这个灭虫的方法,这个虫子不解决掉,他们日后的收成也没有保障。

    突然,秦老目光一转看到了一旁若有所思的李景行。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3755/69833481.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3755/69833481.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