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李景行的科举之路 > 第96章 为民努力
    面对如此热情的村民百姓们,秦老走了过来,让李景行不要拒绝,这是他们一片真心感谢你的方式。

    李景行也不纠结,直接答应了下来,看到自己不管是依靠上辈子的经验,还是这辈子的努力,能帮到百姓们,他都觉得很高兴。

    走在路上的李景行,此刻却发现平常异常活泼的小伙伴们,此刻却是异常的沉默。

    “你们怎么了,怎么突然不说话了?”

    随着李景行的问话,三人立刻抬起头看向李景行。

    “师兄,吾等见汝以己之学问获如此多之爱戴,吾等亦能如汝乎?”

    李景行一愣,被李绍轩的文言文搞得一懵。

    “师兄,我们看到你用自己的学问,收获了这么多百姓的爱戴,我们是否也能成为像你这样的人。”

    李景行微笑开口,“可是你们已经是这样的人了呀!”

    现在在轮到几人不理解了,“你们读书科举,以后为官,就有更多的机会为百姓造福,

    “今有斯人,品性高洁,德行为先。其为人也,正直诚信,心地善良,宽厚待人,无所私焉。

    此人心怀百姓,忧民之忧,乐民之乐。凡遇百姓有困,必倾尽全力以助之。或施予钱财,或予以智谋,无不竭其所能,以解民之苦。

    其为政也,公正廉明,不偏不倚。凡事皆以百姓利益为重,不为私利所动摇。对待子民,如亲如故,耐心倾听其呼声,积极解决其难题。

    此人之德,如春日之暖阳,温暖人心;如深夜之明灯,照亮前程。百姓对之,敬爱有加,感恩戴德。

    夫斯人者,乃真正之良善者也,其德其行,皆为世人之楷模。

    只要你们帮助了一个人,你们都很伟大。哪怕我们走的不是科举,也能在自身安稳的情况下,帮助他人。”

    “难道你们忘了,我们在晴县帮助哪一家痛失幼儿的夫妇、在京城拯救了一个被人贩子拐卖的女童。

    又在四方县写了 不少三观优良的话本,哪怕就是我们现在此行的目的,不都是为了我们以后更好的做个好人、好官!”

    随着李景行的话,几人眼中的神采也越发明亮。

    此刻听了全程的秦老,也大笑出声,“说得好,你们不要妄自菲薄,你们的师父、师弟、都如此优秀,你还要怀疑自己吗?”

    随着秦老的话落,几人都相视开怀大笑起来。

    “就是,我老师是秦老。师兄是李景行,我李绍轩不可能会差,”

    几人一路气氛很好的往下河村走去,等被村长带到农家院子坐下。

    那么大一个院子,满满的就挤满了人,每个人手上都带着自家的青菜和腊肉,鸡鸭等。

    在被满村热情的村民们大吃一顿款待了一番,李景行就把他在田边想到的灭虫之法说了出来。

    古之农田,常遭虫灾之扰,损禾稼之丰茂。农夫苦之,遂觅驱虫之法。

    或言养鸭可驱虫。鸭性喜食虫,能啄食田之害虫,且其行游于田,益于稻之生长。

    又有稻花鱼,养于田中。鱼食杂草,亦能食虫,且利于肥田。鱼跃稻间,自成一景。

    农夫遂择良鸭,放之田中。鸭群嬉戏于稻株间,啄虫食害,农田之虫渐少。

    又殖稻花鱼,鱼稻共生,相得益彰。禾苗茁壮,岁之丰登可待。

    以自然之法,驱虫护田,不损生态,利农利人。

    此乃农田之幸,农夫之福也。

    ···········

    以上的意思说养鸭子可以驱虫。鸭子的天性喜欢吃虫子,能够啄食田里的害虫,并且它们在田间游动,有益于水稻的生长。

    还有稻花鱼,在田中养殖。鱼会吃杂草,也能够吃虫子,并且有利于肥沃田地。鱼在稻丛间跳跃,自成一道景观。

    百姓应该选择了优良的鸭子,放养在田中。鸭群在稻株间嬉戏,啄食害虫,农田里的虫子逐渐减少。

    又养殖稻花鱼,鱼和稻共同生长,相互得益。禾苗茁壮成长,一年的丰收在望。

    听到这等妙法的秦老,是真的对自己能收到如此厉害的一个弟子感到有幸。

    旁边的村民们,也不会不相信恩人的方法,不说有没有用,他们都愿意信服。

    其实有好些村民已经开始相信了的,毕竟他们经常会把田里的害虫带回家给鸡鸭吃。

    秦老,十分激动,现在只想快些把这两个方法告知郭知州,让他通知下去,让更多的百姓早点用上这个方法,减少更多的损失。

    此刻的村长直接下令,让他们把家里的鸭子都带到稻田里去。

    李景行他们也都跟村长一块来到了稻田边,看着村民们陆陆续续的抱着自家的鸭子过来,三十多只鸭子,在村长的一声令下,全部放到他们眼前的这块田里。

    只见鸭子像看到了什么宝贝一样,一只只鸭子在稻田之间的间隙里不断穿梭。

    一边游,一边用他们那扁扁的嘴巴,不断消灭害虫,大展神威的鸭子还不会损坏压垮自家的稻苗。

    这样的情景看得村民们喜笑颜开,对李景行也是越来越敬佩。

    感谢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秦老看到如此立竿见影的效果也是越来越心热。

    “你看看我们家的鸭子,也太厉害了,那虫子想飞走一口就被咬住了。”

    “你家的鸭子,哪有我家的鸭子厉害,所过之处就没一只跑掉了。”

    李景行和李绍轩几人都惊呆了,这长的一模一样的鸭子,这么远,他们是怎么知道那是自家的鸭子的。

    跟随着秦老一路回到禹州的几人,就看到他们亲爱的老师直接抛下,往知州府办公赶去了。

    结果他们几人才刚坐在屋里喝上一口水,秦老就带着县令大人往这里来了。

    只见郭大人看着他们四人打量了一番,最后在秦老的介绍下,成功的锁定了李景行。

    “年少有为、年少有为呀!李秀才你能来禹州我真是太高兴了!”

    四人还没跟县令大人见礼,就被激动的县令大人给阻止了。

    “李秀才,因为你的《治水论》我们禹州这几年那是从未有过的太平,从此再也不害怕雨季了。我代表我们沿河辖区的百姓感谢你。”

    郭大人说完,就快速的给李景行鞠了一躬,把李景行吓坏了,这县令人官身的礼,他怎么受得起。

    可惜秦老和郭大人都是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

    勿论其人为谁,余惟敬之。

    无论其人何也,吾则仰之。

    不管其何许人,余辄钦之。

    这格局真不愧能如此受到百姓们的爱戴,因为在他心里也有他们的民。

 &nb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3755/69833482.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13755/69833482.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