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三国人物那些事儿 > 第58章 公孙瓒:从书佐到将军的传奇人生(五)
    在古代历史的漫长岁月里,权力的更迭往往不是和平的过程,而是伴随着血腥的杀戮和深不可测的阴谋诡计。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幽州这片土地,曾经在温和而明智的刘虞的统治下,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刘虞与野心勃勃的公孙瓒之间的权力斗争日益激烈,这片土地的命运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刘虞,作为幽州的统治者,以其仁慈和智慧赢得了人民的爱戴,他治理下的幽州,可以说是一片世外桃源。但是,这样的和谐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公孙瓒的野心不会就此止步。公孙瓒,一个心怀大志,手段狠辣的人物,他对权力的渴望远远超过了对百姓的关怀。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他没有犹豫,没有慈悲,只有对权力的无尽追求。

    最终,在一个风起云涌的日子里,公孙瓒找到了机会,他发动了一场突袭,背叛了刘虞,将这位温和的统治者杀害,从而夺取了幽州的统治权。在那一刻,公孙瓒可能认为自己赢得了一切,他可能沉浸在即将掌握的绝对权力的喜悦中,但他没有意识到,这个决定将他推向了一条孤独的道路。

    这条道路,是权力的孤独,是背叛的孤独,是失去民心的孤独。公孙瓒或许没有想到,当他通过血腥和阴谋上位时,他同时也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在他统治下的幽州,不再是那个和谐安宁的地方,而是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他的决定,不仅为他自己带来了孤独,也为幽州的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公孙瓒在掌控幽州后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极端的“以牙还牙”。他曾因刘虞试图限制他的权力而愤怒,反过来却对幽州的名门子弟采取了更为严苛的打压政策。他的哲学似乎是:“既然你们这些高贵的人认为富贵是应得的,那么我就让你们尝尝被遗忘的滋味。”这种偏激的做法,无疑在他身边埋下了无数的暗雷。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公孙瓒对于亲信的选择,似乎更像是一场荒诞剧。他与算命的、卖布的、做生意的三个人结为兄弟,这三人因他而富可敌国,甚至与他的儿子联姻。这种荒谬的宠幸,让人不禁想起古代宫廷中的弄臣,只是公孙瓒的版本更加滑稽,因为他知道这些人除了忠诚之外,别无长处。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公孙瓒这位北方的豪强,却有着一些颇为古怪的品味。他宠幸的人中,大多都是些才能平庸之辈,但却因为他的偏爱而得以显赫一时。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便是三位:刘纬台、李移子和乐何当。这三人分别从事着算命、卖布和经商的行当,却在公孙瓒的提拔下,摇身一变,成为了他的结拜兄弟。

    在公孙瓒的心中,他自是当之无愧的老大,而将这三位“幸运儿”排在自己之后,分别称为老二、老三、老四。这三位因缘际会,得到了公孙瓒的宠爱,财富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富可敌国。更有甚者,公孙瓒还不惜让自己的儿子与他们的女儿联姻,仿佛是在效仿古代的贵族联姻一般。他时常将这三人比作古代的名臣曲周侯郦商、颍阴侯灌婴,可见其在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而在幽州,有一位名叫田畴的人,他是一位忠诚于汉室的士人。当他回到幽州后,心怀对故主刘虞的忠义,前往其墓前祭扫,表达自己的哀思。然而,这一行为却被公孙瓒得知,引起了他的怒火。公孙瓒不仅悬赏要捕获田畴,还要质问他为何不将报告表章送到自己这里。

    田畴的回答铿锵有力,他指出汉室衰微,人心涣散,唯有刘虞保持了忠信的节操。而那些报告表章中的内容,对公孙瓒来说并非什么好消息,因此他没有送来。田畴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公孙瓒为了满足个人欲望,杀害了无辜的主君,又与忠义之士为敌,这样的行为只会让燕赵之地的士人宁愿投海而死,也不愿追随他。

    这番话虽然直率,但也让公孙瓒感到了田畴的正直和勇气,因此没有对他下手。但为了面子,他还是将田畴关押起来,禁止他与外界接触。直到有人提醒公孙瓒,田畴是一位义士,如果不能礼待他,恐怕会失去人心,这才让公孙瓒释放了田畴。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幽州的大地上,一场复仇的火焰正在燃烧。刘虞,一位曾经的豪杰,不幸陨落,留下了一腔热血未冷的忠臣们。渔阳的鲜于辅、齐周,以及骑都尉鲜于银,他们是那些忠心耿耿的勇士,誓要为刘虞报仇雪恨。

    在这个乱世之中,英雄辈出,而燕国(今北京大兴)的阎柔,以其素有的恩义,赢得了人心。他的名字如同一股暖流,在寒冷的北风中传递着希望和勇气。于是,这些心怀忠义的战士们,毫不犹豫地推举阎柔为乌丸司马,希望他能带领他们走向胜利。

    阎柔不负众望,他召集了鲜卑、乌丸等各族勇士,汇聚成一支数万人的庞大军队。汉兵与胡兵并肩作战,共同书写着一段传奇。在潞河(今朝白河)之北,他们与公孙瓒所置的渔阳太守邹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较量,阎柔率领的联军大败公孙瓒军,勇猛地斩杀了邹丹,为刘虞报了仇。

    然而,复仇之路并未结束。乌桓峭王,一个草原上的雄鹰,率领着他的部落勇士,以及七千鲜卑骑兵,他们如同一股狂风,席卷而来。鲜于辅迎接了刘虞之子刘和,以及袁绍的将领麴义,两股力量汇聚,合兵共十万,浩浩荡荡地向公孙瓒发起了攻击。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了激情与荣耀的时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每一个人都在为了信仰和正义而战,他们的故事,将被后世传唱,永载史册。

    兴平二年(195年)成为了历史的一页,记载着一场震撼人心的战役。在鲍丘的大地上,诸军如猛虎下山,勇猛无比,将公孙瓒的军队击溃,斩首二万余,这是一场血与火的较量,也是勇气与智慧的对决。公孙瓒,这位曾经威震一方的将领,面对屡次的战败,不得不选择撤退,他带着残兵败将,逃回了易县,那是一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地方,位于今天的河北雄县西北部。在那里,他决定坚守阵地,开始了屯田的生活,仿佛是一位农夫,但他的心中却充满了复仇的火焰。

    两军在这里对峙了一年多的时间,麴义的军队粮草渐渐耗尽,士兵们饥饿困顿,最终只剩下数千人,他们选择了撤退。公孙瓒看到了这个机会,他毫不犹豫地出击,将麴义击败,夺回了他的车重,这是一场胜利,但也是一场悲剧。当时的天气异常恶劣,大旱和蝗虫让粮食变得极为珍贵,人们开始互相残杀,以获取食物。公孙瓒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他不顾及百姓的生活,继续欺压他们,这让民怨更加沸腾。

    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的人们,他们无法忍受公孙瓒的统治,纷纷起义,杀死了他任命的长官。他们与鲜于辅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公孙瓒。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首童谣流传开来:“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惟有此中可避世。”公孙瓒认为这说的是易县,于是他决定在这里修筑易京,进行最后的固守。

    他先挖了十层围堑,然后在围堑中筑起了高大的京,每一座都有五六丈高,上面还盖起了高楼。在正中的位置,他特别建造了一座十丈高的京,供自己居住,里面囤积了大量的粮食。他的部下也效仿他,家家户户都盖起了高楼,整个易县变成了一个高楼林立的城市。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一位名叫公孙瓒的将领,他的生活与众不同,充满了奇特与神秘。公孙瓒选择了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作为自己的居所,这栋楼阁非同小可,它的门户竟是由坚硬的铁打造而成,坚固异常,仿佛是一座不可攻破的堡垒。在这个铁门之内,公孙瓒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下令将身边的随从全部遣散,甚至规定所有七岁以上的男子都不得踏入这座高楼半步。他的世界,只容得下他和他的妻妾们,他们在这座高楼中,享受着一种说不出的隐秘与宁静。

    但公孙瓒并不满足于此,他还让他的女眷们练习发出宏亮的声音,这些声音能够穿透空气,传出数百步远,成为了他传递命令的特殊方式。这种奇异的景象,让人不禁想象,那些悠扬的声音在空旷的战场上回荡,是多么的壮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孙瓒变得越来越孤僻,他疏远了宾客,甚至连最亲近的人也渐渐离他而去。那些曾经为他出谋划策的谋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0129/71921801.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0129/71921801.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