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樊不多奇闻怪谈 > 第7章 相术如神
    在繁华蜀地的天府之国——成都,住着一位日后将震动江湖的神秘人物袁天罡,他出身的地方恰好是这里的经纬交汇之处。老爹曾经在梁州任职,虽然只是个掌管仓库的小吏,却也足以给家里带来一份稳定的书香气息。而袁母更是个腹有诗书的奇女子,手不释卷,《史记》这类经典更是在她日常研读之列,这份浓厚的学术氛围犹如一把无形的钥匙,悄然开启了袁天罡对于神秘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就在某一个晴空霹雳般的瞬间,袁天罡竟像被命运的手指悄悄点了一下头颅,从此痴迷上了相术这门古老的艺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他几乎掘地三尺,终于挖到一本秘传的《相人宝典》,然后就像饿狼扑食般一头扎进了浩瀚的相术海洋。

    袁母见儿子突然间变得如此魔怔,像是被什么异界力量附体一般,读书都能读出走火入魔的味道,不禁眉头紧锁。为了解救这个“书虫”,她决定带袁天罡去参加青城山的盛会,那里可是道教的大本营,满山都是寻仙问道的人儿,心想也许热闹非凡的场面能让儿子分分心。

    没想到,这趟看似平常的出游,竟成了袁天罡生命中的转折点。人潮汹涌的庙会上,袁天罡不慎与母亲失散,在迷雾般的山路上独自闯荡,误打误撞闯进了幽静的长生观。一位鹤发童颜的老道士正巧在此,看见袁天罡竟然对相术略知一二,不由得笑得满脸褶子开花:“小伙子,看来咱俩今日的相遇乃是上天注定的缘分啊,瞧这架势,我怕是逃不过要提前担起你师傅的职责了。依我看呐,你这小子将来在相术界定能扬名立万!”

    此时正是隋大业年代,天下虽已归一统,经济也开始复苏,各路英雄豪杰纷纷涌入京都大兴,期盼在这权力中心找到各自人生的航标。袁天罡自然也不甘人后,揣着一身半吊子相术加几分真才实学,踏上北上的旅程。经过一番摸爬滚打,还真就在官场上混了个县令当当,开始了他既充满神秘色彩又不失诙谐幽默的传奇生涯。

    在大兴客栈的一次偶然邂逅,让袁天罡结识了一位落魄青年窦轨。这位窦轨兄先前的日子过得跟踢到铁板似的,屡遭挫折。袁天罡瞅准机会,摆弄起他的相术绝活,给窦轨卜了一卦,结论是这家伙早晚能鲤鱼跃龙门,但现在嘛,还得耐心等风来,别急着抢c位。

    窦轨一听,顿时心里热乎乎的,感觉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立马挺胸抬头,拍着胸脯向袁天罡保证:“嘿,袁哥,等哪天我真的翻了身,定不忘你这盏指路明灯!”

    谁能想到,窦轨还真是应了袁天罡那卦,摇身一变,成了威震一方的益州行台仆射。他这人够义气,发达之后也没忘了当年那位预言家,隔三差五就把袁天罡请去赴宴,这样一来,袁天罡的名字在当地迅速扩散,成为了一枚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眼看着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身为小县令的袁天罡琢磨着这碗饭怕是吃不安稳了,索性一咬牙,辞职转战洛阳,支起摊子专业干起了看相生意。嘿,你还别说,来找他看相的客人那是络绎不绝,既有怀才不遇的落寞者,也有藏着龙蛇之姿的潜力股。

    袁天罡这一行,简直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碰到那些仕途坎坷的主,他就安慰人家说是时机未到;若是遇见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的家伙,那就成了他预测精准的有力证明。

    时间来到唐朝初年,三位曾经接受过袁天罡面相指导的家伙特意上门回访,他们感慨万分地说:“袁大师看相简直就跟铜镜照人一样清楚,连将来能坐啥位置、几品大员、什么时候升迁降职,全都被他说得一清二楚,简直是神仙下凡!”就这样,袁天罡的名号越来越响亮,最终被委任为火井县令,尽管官阶还是七品芝麻官,但名气已然远播四方。

    袁天罡这老哥可不是那种容易安于现状的主儿,心中盘算着要往更高处蹦跶,于是把目光锁定在了长安这块风水宝地上。这一晃悠,嘿,还真让他撞见了一个后来赫赫有名的大咖——马周。话说那时的马周还不是叱咤风云的宰辅重臣,而是个怀才不遇、喝口凉水都塞牙的潦倒书生。

    两人初次交锋,马周眼巴巴地盼着袁天罡告诉他何时能翻身农奴把歌唱,哪知袁天罡扫了一眼,皱眉摇头,直言不讳:“兄弟,你现在的情况是‘五神散得跟菜市场赶集似的’,也就是说,先甭提能不能升官发财,能保住这条小命就算不错了!”

    马周听罢,虽然心里嘀咕,可面对这位一脸严肃的老前辈,愣是不敢吱声,只能硬着头皮信了袁天罡这套玄乎的说法。按着袁天罡的指点,马周先是跑到村头找了个放牛大爷讨教生存智慧,接着痛下决心戒了心头好——酒。一番折腾下来,马周感觉自己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整个人焕然一新。

    重整旗鼓后,马周再次踏上了长安的征途。临考之前,他还特意跑去找袁天罡复诊,袁天罡一看,哟呵,这小子眼神里都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当下抚须一笑:“我说马公子,你这状态今非昔比啊,看样子不仅寿命能续上一大截,而且富贵命杠杠的,前途无量啊!”

    有了袁天罡这颗定心丸,马周此后便像开了挂一般,不论遇到何等艰难险阻,都能保持淡定从容,最终还真就成了皇帝身边炙手可热的红人。

    不过呢,袁天罡要是光靠瞎猫碰死耗子的运气,估计早被人戳破了神话。要想头顶光环长久不衰,他老人家手里头必须得捏着些让人跌破眼镜的神操作。这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桩,莫过于与女皇武则天之间的不解之缘。

    贞观初年,袁天罡接到了来自长安的神秘召唤,那时的交通状况可不像现在高铁飞机随便挑,一路跋山涉水、辗转多地,其中就途经了荆楚大地的荆州。

    荆州刺史武士彟听闻袁天罡驾到,兴奋得像是捡到了宝贝,连忙派人请这位相术大师上门服务。袁天罡倒也爽快,接到邀请后即刻就到场开坛论相。这时,武士彟的夫人也亲自露面,袁天罡眯着眼睛一瞅,掷地有声道:“夫人骨骼清奇,必诞贵子无疑。”

    这消息一出,整个武府上下欢欣鼓舞,恨不得立刻就把所有的孩子排队领出来,让袁天罡一一过目,看看哪个是隐藏的“天选之子”,以便重点栽培。

    不料,就在袁天罡给孩子们看相的过程中,他的目光落在了乳母怀中抱的一个小女孩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惊奇:“若此女为千金,其贵不可限量,甚至有可能君临天下。”此言一出,全场皆惊,毕竟在那个时代,女皇的概念就像是外星生物般罕见。武夫人听了更是吓得不轻,忙尴尬笑道:“承蒙先生美言,她呀,不过是家里放牛的小丫头。”

    袁天罡闻此,微微点头,内心深知自己这句话已触及封建礼教的雷区,万一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小命堪忧,便明智地转移了话题:“咱们这行,也就是靠着给人看相混口饭吃,除了皇家血脉,寻常百姓家哪能出皇帝呢?”

    坊间盛传袁天罡断事如神,武家人自然也对他寄予厚望,盼望着自家也能诞生个“贵子”。为此,武家精心准备了豪华宴席招待袁天罡,还赠送了丰厚的礼品以表敬意。

    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武家的女儿武则天,果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帝,这一壮举无疑让袁天罡的名声更加如日中天,无人能敌。

    袁天罡的相术名声在外,弄得歧阳的李淳风心痒难耐,这小子一心想要探寻袁大师的秘密花园,便主动上门毛遂自荐,希望拜袁天罡为师。袁天罡素来乐于结交天下英豪,当然没理由拒绝这么个热情洋溢的小粉丝,两人很快就建立起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有一天,这两位大佬正在野外溜达,欣赏田园风光时,忽见一串牛蹄印,袁天罡饶有兴趣地问李淳风:“小子,能看出这是公牛还是母牛留下的脚印吗?更厉害的是,它是否怀着崽儿,眼睛是不是出了状况?”李淳风一听,心里直犯嘀咕:“这不是逗我玩儿么?凭个牛蹄印能看出这么多东西?”

    但袁天罡表情严肃,宛如福尔摩斯附体:“告诉你吧,这是一头怀了孕的母牛,左眼还瞎了,以后一定会生出个小公牛来。”李淳风听了差点没喷出一口茶,打死他也不信这个邪!

    不服输的李淳风决定实地调查,顺着牛脚印一路追踪,结果令他大跌眼镜——袁天罡说得一点没错,那母牛不仅怀胎十月,还真的生下了小公牛崽。这一下,李淳风彻底懵圈了,对袁天罡佩服得那是顶礼膜拜,同时心底也挠痒痒般地好奇袁天罡这双慧眼到底如何炼成的。

    后来,袁天罡总算揭开了这个“超能力”的神秘面纱,原来这并非什么法术,纯粹是他常年积累的生活经验所致。他揭秘道:“瞧这脚印,右深左浅,显然是母牛因为怀孕重心偏右;再看路边的草,这母牛只吃了右边的草,左眼肯定是有问题啦。”原来真相并不神秘,只是袁天罡观察入微罢了,但这观察力之强,却也让李淳风叹为观止。

    袁天罡的算命技艺是否真的源于他那堪比侦探柯南的细致入微观察力,至今仍是个巨大的悬念,仿佛隐藏在迷雾中的宝藏密码,让人猜不透却又忍不住想去探寻。

    再说这位袁先生,如果仅仅凭着掐指一算混迹江湖,最多也就是个“行走的预言家”标签,哪能在历史上留下如此深远的影响。要知道,人家可是出版了一本足以载入神秘学史册的大作——《推背图》!这部作品的诞生,就像一部尚未破解的古代悬疑大片,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谜团重重。

    坊间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是这样的:话说当年李淳风与已届迟暮之年的袁天罡这对老伙计,一个是名震四方的智者,一个是洞察未来的先知,俩人悠哉游哉,漫步在山川湖海之间。某日,也许是闲得蛋疼,他们突发奇想,决定来一场时空穿越的智力竞赛——一个向宇宙起源之前的混沌状态摸索,另一个则试图预测大唐盛世之后的世界变迁。每得出一个惊世骇俗的结论,就在纸上留下一幅神秘莫测的图画。如此这般,最终这些充满智慧结晶的画作被集结成书,便是那赫赫有名的《推背图》。

    尽管袁天罡在晚年隐居巴蜀之地,过着半退隐的生活,但他犹如武侠世界里的扫地僧,声名远播至全国各地,连那个时代的人都对他推崇备至,甚至唐代大文豪白居易还在《长恨歌》里以“临邛道士,鸿都客”暗喻袁天罡的传奇色彩。

    时间轴拨回到贞观六年,那位精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听闻丞相谈起袁天罡算命堪称神准,不由得心痒难耐,亲自下令将其请进皇宫,在九成宫的显德殿上演了一场皇家级别的“命运解读会”。袁天罡不负众望,对着几位朝廷重臣的脸庞细细揣摩一番,所言皆中要害,让太宗龙颜大悦,赞不绝口。

    在繁华的唐朝宫廷中,唐太宗李世民正悠闲地品着茶,忽然他似笑非笑地看向袁天罡:“古时候有个君平,如今朕有幸得到你,你说说,咱们俩谁更厉害些?”

    袁天罡微微一笑,心里暗道:这皇帝可真是会给人下套啊。他嘴上却不动声色地回答:“君平虽然有名,但生不逢时,论起才干,臣自信比他强上几分。”

    这话一出口,唐太宗顿时眼睛一亮,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袁天罡果然名不虚传,几句话就把他夸得飘飘欲仙。于是,他大手一挥,任命袁天罡为钦天监台正,这可是掌管天象、历法的朝廷要职啊!

    袁天罡心里虽然有些得意,但他可不是那种容易满足的人。在钦天监待了一年多,他就觉得无聊透顶,于是向唐太宗提出了“辞职”。唐太宗虽然有些不舍,但也尊重他的选择,便允许他回到家乡。

    回到家乡的袁天罡,当上了水井县令,又能在蜀都地区逍遥自在了。他每天品茶论道,算命看风水,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贞观二十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0345/7188891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420345/7188891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